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 邻里好赛金宝”。可是,近日来家住阳明区金河湾小区的6户居民却为邻里关系苦恼不已,甚至要闹上法庭。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几个月前的一次漏水说起。候女士是居住在金河湾小区101的住户,由于排水管道被严重阻塞,楼上的自来水把候女士家的地板全浸泡了,桌椅、家电、墙面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多次沟通无果后,候女士一气之下关闭了一楼的自来水总闸,并索要25000元赔偿。候女士楼上共有5层住户。没有自来水,吃饭成了大问题,生活也非常不方便。他们多次要求候女士恢复供水,但候女士坚持认为,要先赔偿自己因为楼上漏水造成的损失25000元,才能恢复供水。楼上的5户居民则认为,候女士要求的25000元索赔金额太高,而且候女士的行为导致自己无法正常居住,已经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属于违法行为。就这样,僵持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后,楼上的5户居民联名将候女士告上了法庭。
阳明区法院受理该案件后,认为案件事实清楚,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功能,便委派人民调解员高广明、张桂英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中,601的住户表示自己家已经停水一个多月了,自己有家不能回;301的住户也表示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要求1000元赔偿。双方当事人情绪都非常激动,调解一度陷入僵局。两位调解员在充分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后,耐心地向各位居民讲解了《物权法》、相邻纠纷中赔偿金额的确定和责任确定等相关法律知识,但是双方就赔偿金额仍存在较大争议,且候女士想要反诉索要赔偿。眼看双方“战火”升级,柳兆斌法官会同民一庭庭长来晓强分别单独对双方当事人“说法明理”,从诉讼时长、评估费用,到邻里关系、人情冷暖几个方面引导大家换位思考,化解当事人的对立情绪。最终,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多次努力下 ,6户居民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对候女士家的损失进行整体维修,维修费用由本单元6户居民共同承担。
近年来,阳明区法院不断完善诉讼服务指引,推进诉调对接措施,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及诉调对接等工作的开展,适当分流部分案件,减轻了法院的办案压力,使得部分案件化解在源头,也解决了双方当事人诉累。接下来阳明区法院将持续发挥诉前调解功能,积极配合最高院诉讼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利用全国性统一平台,布置跨域立案、电子送达、集约化保全等工作,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窗口,逐步实现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深入推进“努力让老百姓在全省法院打官司不求人”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