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转变干警工作作风、强化干警服务群众理念,阳明区人民法院结合审判实际,立足于“服务民生、保护民利、维护民权”的基本要求,坚持“司法关注民生,审判贴近群众”的原则,不断健全和完善便民、利民、爱民的各项措施,动态了解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诉求与新期待,积极打造服务民生工程。
一是开展“代表委员听案件”活动。自12年10月份开始,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每年安排一至两件公开审理的典型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进行旁听,旁听结束后召开座谈会,听取代表、委员对审判工作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增强法院工作的透明度,更好的发挥审判职能,维护辖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开展“法官工作室”活动。与辖区内街道办事处沟通联系,在社区悬挂“法官工作室”标志和驻派法官干警联系牌。干警联系牌统一印制法官姓名、所在庭室、担任职务、办公电话、手机号码等详细资料,并注明群众可咨询的相关法律事宜,方便群众与法官直接进行联系,及时得到准确便捷的法律服务。同时,驻派法官每月深入社区至少一次,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宣传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三是开通“院长专线”。在法院醒目位置,摆放院长专线公示牌,以诚挚邀请的口吻公布邵金秋院长的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欢迎当事人通过院长专线对法院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干警不规范、不公正、不廉洁行为给予监督举报;对案件办理当中的冷、硬、横、推、拖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进行及时投诉。院长专线将力求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四是开展“作风我先行”活动。首先,开展作风教育活动,强化干警树立“以当事人为本”的司法理念,坚决克服冷、横、硬、烦的工作态度和敷衍了事的工作作风,纪检监察组将通过视频监控,对不按时接待当事人、态度冷漠、语言粗暴的法官,进行严肃问责。其次,聘请资深礼仪老师,对全院干警进行礼仪培训,不断提高干警运用文明语言、群众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法官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誉和认可。最后,开展“作风大讨论”活动,主管院长要带领分管庭室干警针对审判执行过程中“法官如何接待当事人”的问题,进行认真讨论,力争让当事人一进法院大门,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司法亲民氛围。
五是开展“审务进园区”活动。抽调业务骨干,成立服务园区的联络小组和培训小组。联络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园区企业座谈会、重点企业走访调研等方式,一方面及时掌握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加以改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收集园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法律咨询服务。
培训小组定期组织资深法官为园区内企业人员进行专题法律培训,积极指导企业在法律框架内开展经济活动,从法律视角帮助企业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提供法律风险评估和法律咨询意见,促进园区企业和谐稳定、蓬勃发展。
六是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由民事审判庭和刑事审判庭的法官组成宣讲小组,深入到辖区中小学校,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丰富、多样的画面和利于理解、记忆的语言,重点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从而推动中小学生对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遵守,培养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