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
倒霉的时候喝口凉水都塞牙,
现实中就有这样“倒霉”的人,
好好的车停在路边被撞,
对方司机当场身亡,
自己亦是官司缠身,
还要支付高额的赔偿款,
这咋这么冤?!
近日,阳明区法院成功执结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在执行局副局长初长青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帮被执行人解开“心结”,促其主动履行,案件得到圆满化解。既维护了法律,也兼顾了社会效果。
案件简介
杨某是一名大车司机,在一次出车的途中,因急事将车临时停在路边,但没想到这短短的几分钟却酿成大祸。
2020年一天,杨某如平日一样驾驶大车送货,途中因事将车停靠在路边。突然,张某驾驶一辆轿车向杨某冲来,结结实实撞个正着,剧烈的撞击造成张某当场死亡。
经交警部门认定,张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杨某负事故的次要责任。
因张某在事故中死亡,张某的两个女儿因赔偿问题将杨某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最终判决被告杨某赔偿原告各项费用12.6万元。
但杨某内心始终觉得自己很冤,故判决生效后未履行赔偿义务。2021年,原告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局副局长初长青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并第一时间冻结了其银行账户及财产。
在与被执行人的多次沟通中,法官发现问题症结在于被执行人始终未解开“心结”,认为自己很冤,加之其经济较为困难,拒绝承担责任。
对此,法官一改往日“强硬”形象,化身暖心倾听人,耐心倾听被执行人心中的“冤屈”,使其内心苦闷得到彻底的倾诉与释放,同时找准时机,对其耐心讲解、释法析理,一方面向被执行人讲明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一方面释明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的法律后果,敦促其履行义务。
经法官多次的耐心讲法、说理,杨某最终明白自己对于交通事故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和违反法律的后果,主动请求与申请执行人进行协商解决。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案件顺利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