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扫黑除恶 打官司不求人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庭审直播录播 中国裁判文书网 民意沟通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致阳明区法院辖区家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4-03-19 15:24:51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随着国家持续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厉打击,此类犯罪现象呈现一定收敛,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诈骗手段和方式多种多样,严重危害了公民财产安全,破坏社会秩序。近年来,我区已发生多起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大、受害人数较多,恳请各位家长务必引以为鉴、提高警惕!基于此,我们特向您发出本信,请您在阅读后,在加强自身反诈意识的同时,也帮助孩子一起提高反诈骗能力:

    一、常见的诈骗手段:

    1.冒充学校老师收费。犯罪分子在网络上自称学校老师收取费用或者要求转账汇款。

    2.声称家人出事受伤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电话、视频等形式,冒充医护工作人员声称家人出事住院,要求转账汇款。

    3.虚构中奖信息诈骗。利用短信、电话、信件等媒介,发送虚假中奖信息,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4.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电话告知,网购的商品有质量问题,以理赔为由实施诈骗。

    5.网络贷款诈骗。犯罪分子以需要缴纳保证金或者账号输入错误需要认证为由,进一步索取个人信息,操作转账。

    6.网上刷单返现诈骗。犯罪分子以兼职做网上刷单返现任务为由,要求提供银行账号等信息,进行犯罪活动。

    7.针对于未成年群体,用办理游戏防沉迷解除、直播刷礼物等形式,诱导孩子将家长手机支付密码交给对方。

    二、加强警惕意识

    1.添加好友时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能完全相信。

    2. 不随意向他人透露微信群、QQ群的群名称或二维码等信息;对于涉及个人和孩子隐私的信息,请不要发在家长群或者其他公开的网络平台。

    3. 保存好班主任老师的电话,了解学校的收费政策和流程,如果遇到自称老师的人员要求转账或是索要银行账号、密码等情况,家长应及时与老师和学校核实,不可盲目转账汇款或是透露个人重要信息。

    4.通过教育部门和校方等正规渠道咨询和办理入学手续,不要轻信他人谎言。

    5.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等官方行为,都有官方通知渠道与规定程序,不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联系个人,更不需要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任何费用。

    我们建议您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持续学习反诈知识,提升防骗本领。如您和家人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前往附近公安机关报案。

    感谢您对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大力支持。请让我们共同携手,给自己和孩子们创造一个更为安全、清朗的生活环境,共同守护我们和孩子们的美好家园!

                                                                 牡丹江市阳明区人民法院

                                                                  二〇二四年三月十九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