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家家户户团圆欢聚的日子。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早在汉代已有了庆祝元宵的习俗,千百年来,这一传统不断延续,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元素,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回望历史长河,元宵节的夜晚,在繁华的灯火中,我们总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亲情的欢愉。
猜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灯谜的谜面多取自诗词歌赋,巧妙地融合了文化和娱乐元素。猜灯谜的乐趣不仅在于答案的揭示,更在于过程中那种充满期待的思考和智慧碰撞。
元宵最早叫“ 浮元子”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寓意着团圆和美满。历史的长河中,元宵的制作工艺不断进步,口味也日益丰富多样。无论是甜中带咸的馅料,还是软糯可口的皮料,都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元宵节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元宵,聊着家常里短,浓浓的亲情和团圆油然而生。而那些尚未归家的游子们,也在这一夜寄托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在元宵节美丽的夜晚里,人们团聚一堂,享受节日的欢乐与温馨。月圆人圆情团圆,花好月圆共婵娟。让我们一起用感恩的心去感受这人间的温暖和欢愉,这就是最真实的、最动人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