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张敏院长在牡丹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2012年全市法院工作要努力在十个方面实现新突破的工作思路,按照这一构想,阳明法院迅速行动,积极部署,从“六个强化、六个提升”入手,提出了落实“十大突破”的六项措施:
一、强化能动司法,切实提高服务大局的水平。
深化认识,正确把握能动司法的内涵和要求,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紧跟发展形势,出台配套措施,主动提供服务,找准工作的结合点,不断提高司法服务的水平。要抓好刑事审判,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要强化民商事审判,调处矛盾纠纷。特别是依法妥善审理好在园区建设、项目落地、城乡统筹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经济纠纷案件,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依法调节行政关系,促进依法行政,力求行政审判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重点设法解决在加快辖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征地拆迁等瓶颈问题,敢于担当,倾力而为;要加大执行力度,维护司法权威。通过突击执行、集中执行、交叉执行、提级执行、蹲点执行等形式,穷尽执行方式和手段,在最短时限内实现当事人的权利。
二、强化司法为民,切实提高保障民生的水平。
进一步加大司法便民、利民力度,把司法为民、保障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改进司法作风,注意司法形象,始终不渝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进一步扩大巡回办案范围,巩固巡回办案制度,真正做到法官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要继续深化立案窗口建设,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让人民群众更加方便地行使诉权,更加便捷地参加诉讼;要增强司法工作透明度,继续推行立案、庭审、执行、信访等审务公开制度,主动向社会公开重要事项、重点案件,接受群众监督;要完善民意沟通、收集、分析、处理机制,公开法院咨询电话、举报电话,及时了解民情、汲取民智,不断改进法院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以解决问题为根本,以息诉罢访为标准,开展好涉诉信访积案清理工作,以定人定责、领导包案、法官下访等方式,构建法院内外协同、全员参与的治理信访工作新格局,全力加强涉诉信访的源头治理。
三、强化廉洁执法,切实提高队伍建设的水平。
围绕“思想上想干事、工作上能干事、廉政上不出事”的工作目标,以增强司法能力、服务能动司法为重点,持之以恒地抓好法院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抓好党组班子和全院干警的政治理论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学习方法,创新学习载体,创新学习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干警管理与考核范畴,完善干警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办法和党员学习教育培训制度,量化考核指标,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政治要求严抓、严考、严落实;要继续开展好“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宗旨服务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反腐倡廉放在审判工作的首要位置,时时讲廉、事事惟廉、处处督廉、人人护廉。突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落实“一岗双责”,一手抓执法办案,一手抓廉洁自律。秉承工作要实、用人要贤、管理要严、司法要廉的工作原则和作风,从严治院、从严治警。
四、强化社会管理,切实提高维护稳定的水平。
围绕“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管理理念,立足人民法院的社会职能和社会角色,着力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秩序。要审好各类案件。发挥审判对社会经济管理秩序的规范引导功能,强化办案过程中的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判前评估、案件评查、复式调解、释法析理等举措。注重审判执行的公正和效率,旗帜鲜明的惩治犯罪、制裁非法、维护合法,努力塑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要调解好各类矛盾,发挥好审判化解社会矛盾功能。创建以“巡回法庭进社区、人民调解进法院、司法行政齐联动”为具体内容的“三点一线”工作机制,有“主动”,有“联动”,有“促动”,实现案结人和;要提好司法建议,发挥司法审判,促进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功能。深入企业、园区、机关、农村、社区、学校,调查社情,发出建议、堵塞漏洞、完善管理;要围绕区委创建“全国平安城区”为目标,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涉诉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就诉讼案件发案态势、社会矛盾排查、稳定风险评估、突发事件处置等情况,以及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定期向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建议;要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五项制度”,建立评估预防制度,涉诉信访通报制度,约期接谈制度,多元化解制度和信访案件终结制度,保障辖区和谐稳定;要继续开展集中宣传和统一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法制讲座、组织法律咨询、开展庭审直播等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促进社会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五、强化文化建设,切实提高文化建院的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文化建院作为切入点,切实提高法院文化建设水平。要选准活动载体,开展生动有效的教育、文艺、体育等活动,营造争先创优的强大氛围;要积极开展司法道德培养、司法行为规范、司法制度提升、司法环境营造和心理调适减压等活动,激发全体法官责任感、荣辱感,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创造一流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完善法院文化长廊、院史馆、荣誉室、活动室的建设,并全面投入使用,为干警提供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要用先进的法院文化引领法官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对内形成良好的法院文化氛围,对外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用高效文明的司法成果赢得党的信任、人民群众的认可,为推动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六、强化基础建设,切实提高司法保障的水平。
着力解决工作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加大装备保障力度,抓好数字法庭建设、网络设备更新、审判软件完善等工作,切实加强信息化在案件审理、行政办公等工作中全面应用,为审判公开、审判管理监督提供技术支撑;要继续加强资金筹措,加快审判法庭和办公大楼建设,做好工程进度安排,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尽快完成审判法庭和办公大楼的建设;要加强五林法庭建设,对法庭要给予人财物倾斜,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化解矛盾、服务人民的前沿阵地作用。